
发布日期:2025/10/16 20:51:29 访问次数:29
元素
|
含量范围
|
对强度的影响机制
|
碳(C)
|
0.42%~0.50%
|
决定基体强度核心元素,形成珠光体提升硬度,每增加 0.1% 碳含量,抗拉强度提升约 150MPa
|
锰(Mn)
|
0.50%~0.80%
|
强化铁素体,细化珠光体组织,与碳协同提升屈服强度达 10%~15%
|
硅(Si)
|
0.17%~0.37%
|
脱氧剂,增强基体稳定性,间接提升高温强度保留率
|
磷(P)
|
≤0.035%
|
严格限制杂质,避免晶界脆化导致强度离散性增大
|
硫(S)
|
≤0.035%
|
控制热脆倾向,防止加工中因硫化合物析出降低强度
|
性能指标
|
正火状态
|
调质状态(淬火 + 回火)
|
淬火状态(未回火)
|
测试标准
|
抗拉强度
|
≥600 MPa
|
≥750 MPa
|
≥2100 MPa
|
GB/T 228.1
|
屈服强度
|
≥355 MPa
|
≥450 MPa
|
-
|
GB/T 228.1
|
伸长率
|
≥16%
|
≥18%
|
≤5%
|
GB/T 228.1
|
冲击功(Aku)
|
≥39 J
|
≥45 J
|
≤15 J
|
GB/T 229
|
布氏硬度(HB)
|
≤229
|
220~250
|
≥55 HRC
|
GB/T 231.1
|
加工状态
|
相对加工性(以 45 钢退火态为 1)
|
核心特征
|
刀具磨损速率
|
退火态(HB≤197)
|
1.0
|
切屑易折断,表面粗糙度 Ra≤1.6μm
|
低
|
正火态(HB200)
|
0.8
|
硬度略升,切削力增大约 15%
|
中
|
调质态(HB230)
|
0.7
|
强度高但均匀,加工表面质量最佳
|
中
|
淬火态(HRC45)
|
0.2
|
切削力为退火态 2.5 倍,易崩刃
|
高
|
项目
|
45 号钢无缝管
|
ASTM A106 Gr.B 无缝管
|
碳含量范围
|
0.42%~0.50%(中碳钢)
|
≤0.30%(低碳钢)
|
调质后抗拉强度
|
≥750 MPa
|
≥415 MPa
|
退火态加工性
|
良好(易产生积屑瘤)
|
优秀(无积屑瘤)
|
典型应用
|
机械主轴、液压缸体、齿轮轴
|
高温流体输送管道
|
对应国际标准
|
SAE 1045、JIS S45C
|
ASTM A106/A106M
|
注:45 号钢的强度优势需通过热处理实现,未处理态性能仅略优于 A106 Gr.B,但加工难度显著增加,实际应用中需严格匹配热处理工艺与加工流程。